台灣同胞平陽尋根側記:故鄉永不能忘
文/邵晨嬋‧黃劍萍
初夏五月,油桐花開,滿山都是粉白的落花。臺灣人非常喜愛油桐花,稱之為“五月雪”。因為遭遇暖冬,今年臺灣的油桐花開得又稀又小。愛花的林昀廷有點遺憾。當她帶著淡淡的遺憾來到故鄉平陽,走在鄉間小路的不經意抬頭,山巒上、雲霧間,美麗的油桐花向她漫漫飛落。“從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的口中,我聽說了無數次的故鄉。這是第一次來,熟悉的風俗和口音,一樣的氣候和風光,就像小時候去鄉下外婆家,處處有安慰,事事都親切。原來這就是故鄉。”
5月17日至5月19日期間,在溫州、平陽兩級台辦的邀請下,(臺灣)中華浙江省平陽同鄉會148人前來平陽,參加2019“浙江‧臺灣鄰里節”。林昀廷是個90後姑娘,是這次“浙江‧臺灣鄰里節”中最小的一位成員,也是當年撤離南麂島遷移到臺灣的“義胞”第三代後人。
歲月艱難 鄉思不斷
歷史翻到硝煙彌漫的歲月。
1955年,“一江山戰役”後,國民黨政權潰敗至大陳、南麂等海島上。同年2月25日,南麂島上2000多名住戶,與島上駐軍一同倉促遷往臺灣。他們與大陳島民同行,一併稱為“大陳義胞”。
出生於1951年的李上齊,回憶起初到臺灣的年月:“那是一個完全空白、陌生的地方,沒有房子,沒有收入,連路都不認識。”成千上萬的“義胞”驟然湧入臺灣,和軍隊一起安置在學校裏。睡的政府發的被褥,鄉親們一個挨著一個在地上打通鋪;吃的是美國人給的麵粉和玉米粉,一家一戶輪流做飯;衣服穿得舊了破了和管理人員要,後來發了一些從美國回收的舊衣服;沒有工作也沒有地方可去,只能眼巴巴地等。這樣過了近半年,政府終於發話:“義胞”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力能所及的工作,喜歡當農民的,就去台南屏東開墾荒地;願意重操舊業當漁民,幾戶人家給一條漁船,去基隆安家;也可以到高雄當工人……“沒文化、沒人際,我們只能接受政府的安排。”李上齊說,“早期的日子過得很艱難,要非常勤奮才能度日。”故鄉難回,家業不再,在屏東定居的鄉親把村莊取名為南麂聯合新村,算是自我安慰。
楊一真出生於1957年,算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。她的父母選擇了漁民,但政府給的漁船不過幾年就損壞了,花不起修補的錢,只好另謀出路。幼年的她被寄養到屏東鄉下的外婆家,父親做點小生意到處跑,母親去臺北市做幫傭。“雖然在臺灣生活,但爸爸媽媽始終強調,我們是平陽人。我有時確實覺得自己是平陽人。”她微笑著說,在臺灣當地住民的口中,這些“義胞”被稱為“外省人”;早期臺灣戶籍政策是按祖籍制定,直到十多年前,他們身份證上還寫著“浙江平陽。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,她的母親非常嚴肅地提醒:“結婚物件必須是同鄉人,將來我們要回大陸的!”她的先生陳上仁和她一樣也是二代“義胞”,也在此次回鄉之列。事實上,同行的人中百分之九十的婚姻都是在鄉親之間結締,他們一直期盼有一天能重返故里。
無限的鄉心,在“外省人”之間彌漫。劉倫林童年聽到最多的故事,就是祖父在南麂駕船捕魚的往事。當他考上大學,祖父的往事在腦海中一閃,毫不猶豫就選擇臺灣文化大學航海專業。畢業後,他曾任職於中國造船公司,同事中有好幾個南麂鄉親。他記得上大學期間,暑期到農業部下設的水鄉實驗中心當工讀生。人事處主任姓林,那天特別請他去辦公室,劈頭就是一段方言,看他一臉發懵才改國語問:“你不是平陽人嗎?怎麼聽不懂平陽話?”交流之後才知道,平陽方言眾多,北部平原區域以溫州話為主,西南山區才以閩南語作為方言。對方講的是溫州話,和劉倫林的母語閩南話是不同語系,完全沒法交流。後來,劉倫林調任到臺灣師範大學,人事部門有位王先生來自大陳島,看到他的簡歷寫著“大陳義胞”,以為遇到同鄉……“台語和我們的母語都是閩南話,腔調上略有區別,但還算能溝通。操持其他方言的人,不知道有多久沒聽到鄉音!”這讓劉倫林覺得幸運。
霧氣氤氳的黃茶基地朝陽山,來自臺灣的鄉親與佘族姑娘一起跳竹竿舞。
故鄉發展 與有榮焉
分散到臺灣各地的原南麂人,在生計與時光中,青蔥少年慢慢白了頭,年年不改的,唯有節慶期間的屏東楊府廟聚會。楊府廟供奉的楊五爺,被浙閩一帶的漁民奉為海上保護神。當年離開南麂島登船出海,前途未卜,為求楊府爺的護佑,就帶上神像隨行。在臺灣的生活進入軌道後,鄉親們首先想到的,就是建一座楊府廟,讓楊府爺也在臺灣安家。此後,楊府廟成了鄉親聚會的場所,祭祀活動也成了親友會面的時機。
2009年前後,在平陽縣委、縣政府的支持下,南麂保護區管理局與中華海峽兩岸經貿文化協會聯繫,由此系統瞭解了在台南麂人的狀況。2012年6月,在多方因素推動下,平陽縣首次組團赴臺灣屏東高樹鄉看望南麂鄉親,還簽訂了高樹鄉南麂聯合新村結對協議。
面對大陸鄉親的殷殷盛情,臺灣鄉親也成立了(臺灣)中華浙江省蒼南平陽同鄉會。蒼南縣原從平陽縣析出,不少鄉親原籍所在是如今的蒼南縣。在各級台辦和同鄉會的共同努力下,2013年2月,現南麂住民組團赴臺灣屏東縣高樹鄉的南麂聯合新村看望“老南麂人”;同年5月至7月期間,在“同是南麂人”尋根之旅活動中,一百多名臺灣鄉親先後回到南麂島。從此,兩岸鄉親往來不斷。
潘林香的祖上,在大陸時期算是比較富裕的家庭,一家老小都有喝茶的習慣。大約20年前,她隨著祖父母第一次來到故鄉平陽,看望當年留在大陸的大伯一家。“久別重逢,大家又激動又傷感。大伯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招待我們,茶葉是自家炒作的,都是嫩芽,但只苦不香。”她心裏暗暗可惜:這麼好的茶葉,炒成這麼不好喝的茶!
隨著這次“浙江‧臺灣鄰里節”活動的腳步,潘林香來到平陽縣水頭鎮的平陽黃湯基地——朝陽山。雲霧繚繞的茶山中,氤氳的茶香先迎客來,她忍不住喊了聲“這裏有好茶!”在導遊的帶領下,她參觀了茶園,進行了採茶、炒茶的體驗。坐在茶園的小樓,四面風來,啜著清香爽口的黃湯,看著山林芳潔繁茂的竹木,她連連稱讚:“大陸的茶一年比一年好,明顯已經不輸給臺灣了。”
被行人腳步擦得細膩油亮的青石板長街,建於清朝中期的池家大院,古色古香的廊橋睦源橋……走在佘鄉青街,72歲的洪亦欽老人覺得滿目是美景。這些年,只要有機會,他就往故鄉跑,每次回來都感覺在變化。“高樓大廈多了不說,最明顯的變化,是乾淨了!”他說以前來大陸,人們垃圾隨便丟,髒的地方都讓人覺得無法落腳。如今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,地面上連煙蒂都看不到,吸煙的人少了,大聲喧嘩的人少了,什麼都往好裏變!“我們聽說這些都是新農村建設帶來的,真是好政策!”
祖國發展了,故鄉變美了,“這裏是我們的根,這裏每樣的好,我們都與有榮焉!”陳上仁、楊一真夫婦連連強調“與有榮焉”。
人心所向 往來頻繁
遊覽了朝陽山茶園,感受了青街佘鄉風情,在懷溪水口村景區品嘗了當地特色美食,臺灣同鄉會來到昆陽鎮鳴山民俗文化村,參加了各項民俗互動活動。
鳴山村街頭的水果攤吸引了劉有山。他的家人當年選擇當農民,他讀書畢業後回到屏東高樹鄉種植水果。臺灣政府非常注重農業發展,在農業集聚的地方,設置了大批的改良場,幫助農民改良水果和蔬菜的品質。以十戶農民為單位,成立種植班。劉有山是位種植班長,經驗和水準相對較好。這幾年,他來大陸發現,種植水準大幅提升,但也有走彎路的方面。臺灣地域畢竟不大,可種植的水果品種有限,低緯度水果在臺灣生長得特別好,像蓮霧、芭樂、百香果、木瓜,那是大陸無法比擬的;桂圓、楊梅和溫州地區人獨愛的甌柑一類,就要靠天公作美才能有好收成;至於梨等等水果,種活都非常麻煩,結成的梨子,難吃得像番薯。大陸的水果很少出口臺灣,有時想吃一口家鄉的梨,都是千難萬難的事。“大陸有各式各樣的地理和氣候,可以滿足更多水果品種生長需求。而我們有更好的技術。”他表示,如果有機會來大陸種水果,種一些好吃的水果分故鄉人吃,是非常有意義的事。
搗年糕、搓湯圓、裹粽子,林昀廷玩得開心極了。“這些習俗和我們完全一樣,大陸和臺灣其實並不遠。現在很多臺灣人的工作都和大陸相關,我就經常需要出差到大陸。”她的外祖父在臺灣生下舅舅,台海兩岸恢復往來之際,正值舅舅婚嫁的年歲。外祖父就托故鄉人說親,最後舅舅喜歡上一位靈溪姑娘,如今隨著妻子來到靈溪定居;另有親戚住在鼇江。林昀廷上次出差到重慶,回臺灣時就繞道舅舅家住了一宿。“下次可以來平陽的親戚家住。”她的妹妹作為交換生,現在廈門大學讀書,聽說姐姐參加同鄉會活動,正在計畫下次也一起。
楊一真也計畫讓女兒下次也參加同鄉會活動。她的女兒是臺灣慈濟電視臺的記者,汶川地震時來到大陸採訪,事後曾說大陸幅員非常遼闊,有空想到處走一走。她的這個願望還沒有付諸行動,楊一真覺得,可以從故鄉開始。
5月19日晚,平陽縣委在鳴山村文化禮堂中舉辦了隆重的歡迎宴會。縣委宣傳部長林華代表平陽縣委致辭,歡迎臺胞回鄉,也期待能在更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。臺灣同鄉會派代表上臺表演了《回鄉的我》《阿母的手》《愛拼才會贏》等節目。
“走遍天涯海角,也是故鄉的月卡圓;吃遍了山珍海味,也是阿母煮的卡有滋味……”作為(臺灣)中華浙江省蒼南平陽同鄉會的秘書長,劉倫林說:“歌聲響起,往事記起,故鄉永不能忘記!”
(資料來源:《浙江新聞》2019.5.20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