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成縣概況
參.歷史人文
文成,地處溫州西南部,以本地歷史名人明朝開國元勳劉基的諡號為名。文成是一個具有獨特人文魅力的縣份,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明朝開國元勳劉基、當代新聞泰斗趙超構、葉氏太極創始人葉大密等眾多歷史文化名人。其中劉伯溫是浙江省第一為上央視“百家講壇”的歷史文化名人,劉伯溫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也是溫州市第一個省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。近年來,該縣以推進省級“文化強縣”建設為統攬,全面實施“文化提升三年行動計畫”, 走出了一條以劉伯溫文化為龍頭,畬族文化、僑鄉文化、紅色文化、孝文化等多元發展的地域文化品牌。全縣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,省遺3項,市遺65項,縣遺152項。
【劉基】
劉基,字伯溫,浙江文成南田(原屬青田)人,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軍事謀略家、文學家。元末進士,曾任江西高安縣丞、江浙儒學副提舉、處州路總管府判,後棄官歸隱故里,著《鬱離子》。五十歲出山,輔佐朱元璋,滅陳友諒、執張士誠、降方國珍,北伐中原,一統大明江山。任禦史中丞兼太史令、弘文館學士,封誠意伯,追贈太師、諡文成。通經史,善詩文,有《誠意伯文集》存世。“學為帝師,才稱王佐”,被譽為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三不朽偉人。
【劉伯溫傳說】
劉伯溫傳說,在他在世時就已產生,而見諸書面的最早記錄,要算明初黃伯生《劉公行狀》裡的有關內容。600多年來,劉伯溫傳說經民間口頭創作流傳以及歷代文人記錄加工,內容不斷豐富,包括劉基生平家世、聰穎好學、神機妙算、除暴安良,開國功勳,及其家鄉的風土人情等許多方面,大多為口頭傳承。2005年6月出版的由周文鋒主編的《智謀大師:劉伯溫傳說》,共收錄劉伯溫傳說72篇。2008年6月,劉伯溫傳說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
【太公祭】
太公祭,是存續在南田鎮,當地劉氏宗族為紀念劉伯溫于每年大年初一、農曆六月十五均要舉行盛大的祭祀禮儀習俗。“太公”是浙南人民對劉基的尊稱。
太公祭始於明正德九年(1514),浙江處州知府欽承聖命致祭:“惟公學本帝師,才具王佐,相我聖祖,迅掃胡夷,乾坤載清,綱常複正,古稱名世,何以過之。惟皇念功,特伸恤典,文臣之諡,光於留侯,歲祀之儀,比於魏國,茲於仲春(秋),式當明薦,老成雖遠,風烈固存,秩祀有常,永昭崇報,尚饗。”以後劉基例享春秋二祭,均在劉基廟舉行,春祭為農曆正月初一舉行的家族祭祀,秋祭為農曆六月十五劉伯溫誕辰地方舉行的先賢祭祀。2011年5月,太公祭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【畬鄉韻致】
文成縣共有畬族同胞1.63萬人,其中周山畬族鄉,西坑畬族鎮是浙江四個少數民族鎮之一。早年文成民間多稱畬族人為“畬客人”,意識就是外來客,大約在明清時期逐步由外地入遷文成,有藍、雷、鐘、李四大姓。縣博物館設立面積200多平方米的“畬鄉韻致”專題展廳從歷史、生產、生活等各方面充分表現畬族情況和面貌。展廳內容包括“畬族源”、“畬鄉俗”、“畬山風”、“山哈韻”四個單元。500餘件畬族文物,包括服裝、銀飾、道教器具、祭祀工具、生產生活用具、歌本等。
【畲族民歌】
畲族民歌—文成調,是流傳在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境內,波及部分周邊相鄰的縣(市、區)畲民族聚居地的畲族民歌唯一調式。“對山歌”畲族民歌的主要表現形式,也有“領唱”和“齊唱”的形式。現文成縣境內已知在各地傳唱的畲歌大約有800餘首,哲理恢弘,題材廣泛,內容豐富。
【畲族打王舞】
畲族“打王舞”歷史悠久,自1560年雷法有第一支遷入文成境內,其人就是大名鼎鼎的“師公”。直至今日,畲鄉還到處流傳著雷法有過閭山、頭戴鐵帽犁田、捉活鬼、吃鬼肉等故事。
【畲族文物與非遺專案】
黃坦鎮培頭鐘氏宗祠2002年12月被列入縣第二批文物保護點,成為溫州地區唯一一處保留較完整的少數民族宗祠,宗祠內陳列著民族文物和民俗物品。先後將畲族民歌、畲族婚俗、畲族三月三、畲家拳等21項列入非遺名錄,公佈了13人次畲族相關專案非遺代表性傳承人。將培頭民族小學列為畲族民歌市級非遺傳承基地,將培頭民族村列為畲族三月三市級非遺傳承基地,將讓川悅慢民宿列為市級非遺體驗基地,還將培頭民族村申報為省級傳統節日保護基地畲族三月三傳承基地,使畲族專案切實得到傳承發展。
【華僑文化】
文成是浙江省著名僑鄉,百年華僑文化影響深遠,有16.8萬華僑分佈在世界68個國家和地區,僑務資源浙江第二,有1200多名文成籍華僑僑人分別擔任華僑社團副會長以上職務,又被譽為“僑領之鄉”。依託縣博物館僑鄉專題廳收集相關華僑歷史文物文獻,展示文成華僑文化。加大對百年華僑歷史研究和華僑名人及其艱苦創業、愛國愛鄉精神宣揚,塑造僑鄉開放、文明、誠信、奮進的新形象。